2019年9月26日,北京昌平,猎鹰基地。
1号排练厅,巨大风扇声中,来自长治学院的50名大学生正在做行进间训练。
他们是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大联欢表演的唯一山西团队。10月1日晚,在天安门广场中心区,他们背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向全世界展示中华传统艺术形式——山西背阁。
冰墩墩和雪容融
作为家乡媒体,山西晚报北国视频团队有幸在国庆前夕进入训练基地,近距离采访演员、带队老师、编导和总导演,听他们讲述“备战”半年来的泪水与欢笑,光荣与梦想,收获与辛劳。
山西背阁走进国庆大联欢
山西背阁表演团队
“国庆当天华灯初上时的群众大联欢,分四个板块:中心表演区是核心地带,同时穿插着主题表演;长安街南面观礼台,千人交响乐团和千人合唱团同时表演;它们与长安街沿线十个区域方阵,共同组成十万人现场架构。”
当天这里是全国的视觉中心,欢乐的海洋,普天同庆的时刻当然少不了民俗表演。比如有广东的南狮、河北的北狮,江西的瑞狮,有重庆的舞龙、鲤鱼灯,特别要提到的就是山西的背阁。何晓彬给我们介绍着,他担任中心表演区的总导演,同时是国庆大联欢的执行副总导演。
前一天夜里,他刚刚完成突然接到的联排任务,工作到凌晨4点,第二天一大早,就又带着我们“潜入”猎鹰基地,跟拍在这里训练的50位山西孩子。
他们代表山西团队来表演地方特色艺术——背阁。山西人在正月十五闹红火的时候,都常有背棍表演,一个老艺人身后绑着一根铁棍,上面站着一个甚至两三个小孩子,它最原始的艺术形式,上面背的是物体,阁楼建筑,所以叫背阁。山西团队就是带着这样的传统艺术走进北京,参加国庆70周年天安门大联欢。
山西背阁演员们背起1.8米的冰墩墩侯场
这次背的道具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冰墩墩和雪容融和演员的身高体量差不多,意味着1.8米上面再背一个1.8米,在联欢里能看到一个个人上人的鲜活场景。这种传统艺术形式和当代最新鲜产物的结合,代表了我们山西人的传统与时尚,历史与今天,代表了山西这样的地方省份和国家和首都的紧密相连。
“我想这50个长治学院的孩子代表着山西走进北京,走进天安门广场,走进10月1日大联欢的现场,这是一种荣幸也是一种欣慰。从导演创作的角度,需要这样的一种艺术形式,因为我也是山西人,家乡的艺术能与现在的时代以及未来嫁接在一起,我觉得非常荣光,非常自豪。”何哓彬说。
背着冰墩墩、雪容融表演的山西娃如何炼成
山西背阁的表演,在国庆当天,大家看到展现的只有两三分钟,但为了这几分钟,演员们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汗水。直到9月22日正式发布后,才最终确定下来背阁形式是2022年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在这之前,他们调整了有40多稿。
“每个道具都有三四十斤,一个演员背着它,走路都会很累,不用说还要有动作,有造型,所以孩子们每天训练都很辛苦。”来自北京舞蹈学院的线谱,是负责山西背阁表演的编导。6月份他从北京赶到长治,挑选了长治学院舞蹈系和体育系50名学生。因为身高不同,条件不同,又加上背阁的语言性,演员的活动性,需要编导和演员之间有一个磨合适应过程。长治的白天很热,排练一般会从下午三四点开始,一直到凌晨两三点。排练都在室外,随时会遇到刮风下雨,给训练增加难度。直到七月份进京,和别的表演组一起入驻猎鹰基地合训。
张艺谋、何晓彬和中心联欢表演区的部分编导
何晓彬说:“中心表演区的演员一共有3823人,大家同时在1号排练厅训练。最热的时候,排练厅里能有五十度,无论是山西队还是别的队的演职员,汗如雨下都不足以形容他们,在指挥台上,我眼瞅着他们的衣服都是一会儿湿一会儿干,浸一遍浸两遍浸三遍,从头发到脚下,全身被汗渍浸透。”
从指挥部到导演组,一直在想尽方法创造条件,但热解决不了,密度解决不了,时间少也解决不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尽量把大家协调和组织到最好,把辛苦的程度降到最低,把工作成效提到最高。
审核道具设计图纸
高淘和周正是这次的带队老师,他们一直跟着学生们驻守在基地:“大学也是集体生活,但密集度没这么大,不可能几千人同时吃饭,同时上厕所,同时喝水,同时就寝。不说三千人,每个行动都最少是几百人同时进行,形成了训练基地特有的一道风景线。”
林禹是长治学院舞蹈系学生会主席,训练时试道具类的活儿总是冲在前面:“从过年后,就没再回过家。有时候训练完和家里视频一下,因为有保密条例,也不能涉及训练的内容。一直到9月22日,央视播出第三次联合演练的消息,家人才知道我一暑假没回去是在干嘛。”
何晓彬感叹地说:“要说艰苦,肯定艰苦。孩子们身在异乡,每天训练强度这么大,去洗个澡都是奢望,男孩子们是连衣服都不脱的,连人带衣服一起洗,因为这样能节约出来10分钟的睡觉时间。他们真是极其地克制自己的生活规律和术业操守。这样的经历在他们以后回味时,我希望产生出一种滋味来,是甜的,是幸福的。”
嗨爆全场的激情从何而来
国庆联欢活动中心表演区导演组3月份建组,有编导99位,分布在北京不同的训练基地和导演基地。有一天何晓彬开车往返各个基地跑了几百公里,生生跑没了一箱油。
长达半年的辛苦后,我们能看到的是演员在灯光下的光彩照人,看不到的是后面编导们的默默付出。
联合演练现场
韩晓龙除了编导身份,还是中心表演区总导演助理。跟随着何晓彬,他亲历了这半年来的四道“魔鬼程序”,直言“辛酸”:“前期制定方案时,一共有五个篇章,从这个基地第一篇章探讨方案,到下一个基地说第二个篇章,一直到第五篇章结束,几乎天天从上午九点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每天熬得俩大眼袋。我以为这个阶段过了会好一些,结果进入服化道阶段,一会儿跑燕郊一会儿去昌平,服装道具老师说何导特别细。一把辛酸史,只有我知道。第三个阶段现场调度,和演员磨合。第四个阶段就进入了大演练,9月8号、16号、22号,三次联合演练,比如8号第一次演练直到早上6点结束,我们回去休息了,但何导又继续去和国庆指挥部的领导们,张艺谋、甲丁等大导演开例会到中午,36个小时都没有休息。每次都是这个节奏。”
何晓彬(右一)和国庆联欢总导演张艺谋在指挥台上
基地门口有个大排档,晚上排练回来,顾客满满的全是编导们,大家吃吃聊聊,把一天的疲惫都消除了。时间精力被透支的同时,和国内顶极同行前辈一起工作的互相激赏也点燃着他们的热情。
网名Tracy的编导在微博上给何晓彬留言:在何导调整后,棚里的热情一下子升到顶了,前两天我已经在为每一段音乐的动作拍手了,而今天燃起了一团爱国火,在歌声中、呐喊中、跳跃中、奔跑中尽情享受速度与激情的爆棚!
我看到执行导演们努力地想尽办法调动情绪,我看到演员们努力地突破自己全情投入,飙到自嗨,我看到所有的现场观众情不自禁地参与其中,热泪澎湃!
何晓彬在排练现场
联欢的情绪到达了怎么样的极致才能嗨爆全场,让所有的人都热血沸腾?
何晓彬坦言:“我的爱国主义情怀特别‘严重’,无论用怎样的言语祝福祖国都不为过。以左胸前的这枚印章为证,我愿代表我自己,也带领着中心表演区所有演职人员,向人民献上一份大联欢,向新中国献上一份生日的大欢乐!
“自由、生动、欢愉、活泼,体现当代中国人的幸福感、满足感和国家欣欣向荣的状态。我的理解是,我们国家的人是怎样的,人民是怎样庆祝生日的,就会有特别丰富的人的状态的体现。在联欢最后环节,演员们会把道具摘下来,放声歌唱,心潮澎湃——我是舞龙的人,是舞狮的人,是背阁的人!人的欢乐,人的欢愉,人的世界。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心表演区在承担着这样的使命,在向全世界表达着这样的意义。”
山西晚报记者 谢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