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日下午,我校第五届“游山西胜地,品三晋文化”山西地名大会在实验剧场举行。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焦雨,党委委员、副校长武月明,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促进会副秘书长禚晓军,山西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副会长杨云山,四川外国语大学地名研究中心主任周文德,长治市民政局局长张斌,长治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新军,上党文旅集团董事长郭向荣等出席,长治市博物馆、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历史与旅游管理系负责人、长治日报社、长治电视台、上党晚报等媒体以及师生代表500余人参加。


武月明在致辞中表示,“山西地名大会”作为我校一张亮丽的名片,将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与学生活动紧密结合,进一步深化了校地合作,促进了人才培养与地方文化深度融合,丰富了“第二课堂”内容,提升了学生文化素养和研究能力,为我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抓手。未来,我校将继续发挥人才和资源优势,积极推动地方文化事业发展,努力建设成为地方文化发展的“创新引擎”与“人才基站”。

本次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初赛的笔试环节过后共有31支队伍参与复赛的角逐,最终6支队伍晋级决赛。担任本次大会决赛的评委有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促进会副会长陈德彧,中国地名学会副会长商伟凡,山西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副会长石荣,山西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副会长姜方,长治学院历史与旅游管理系副主任赵艳霞。




经过红色山西、多彩山西、古色山西、绿色山西和金色山西五个环节的激烈比拼,历史与旅游管理系荣获一等奖,中文系和数学系荣获二等奖,马克思主义学院、化学系和教育系荣获三等奖。体育系和生命科学系获得优秀组织奖。



活动期间,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长治堆锦代表性传承人、长治堆锦博物馆馆长闫向军,长治市上党梆子剧团副团长、国家二级演员郭栋杰和历史与旅游管理系学子为现场观众带了长治堆锦、上党梆子和黎侯虎的展示与演绎,让非遗以鲜活的姿态走到青年面前、走进青年心中,激发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陈德彧作为评委代表对比赛进行了点评。他表示,长治学院以山西地名大会的创新活动形式,展现了三晋大地的历史积淀,激活了地名背后的文化记忆,让越来越多的青年关注地名文化,让更多人在“名”与“地”的交织中,读懂山西,读懂中国。

周文德表示,长治学院山西地名大会以“名”为纽带,深入挖掘文化根源,不仅是一场兼具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的盛会,还展现了山西省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上的智慧探索,以及长治学院在促进地方文化繁荣方面的积极贡献。作为友邻高校代表,期待进一步加深高校间合作,以学术研究助力地方文化创新发展,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